
導語
Introduction
競爭淘汰從來不會等待,新汽車時代下的效率革命更顯價值和意義。
作者丨杜餘鑫
責編丨楊 晶
編輯丨何增榮
整合重組,對於當前不斷激烈的汽車市場競爭來說,成為一種主旋律。
就在本田日產整合告吹,東風長安整合難題待解之際,行業內更加重磅的極氪和領克的整合已經完成。2月14日,極氪宣布,正式完成對領克的股權交割,公司新命名為極氪科技集團。整合完成後,極氪持有領克51%股份,吉利汽車持有領克49%股份,領克成為極氪的非全資附屬公司。
這是繼2024年11月14日,雙方宣布將進行整合消息披露後,短短3個月時間就完成的一項重大整合,整合效率首屈一指。按照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科技集團CEO安聰慧的說法,新的公司主體已經成立,僅通過百日的時間,雙方的整合就已經完成了80%,儼然成為汽車品牌整合的樣本性案例。
火速完成重組,是吉利控股集團落實《台州宣言》的強大決心與執行力的展現,是極氪和吉利對當前汽車市場競爭做出的快速反饋和決策,也是吉利從最開始讓極氪充當新能源先行軍和火車頭取得堅實成果之後,麵對新汽車時代競爭做出的戰略轉型。

雖然極氪整合了領克,但極氪和領克將繼續保持雙品牌獨立運營,協同決策,在技術平台化、采購、生產、製造的協同效應將得到明顯提升,提升運營效率。“研發投入每年降10%以上沒有問題,在去年年底合並之前,我們對研發投入的費用已經降了約15%,效果立竿見影。”安聰慧表示。
顯然對用戶的價值來說,相當於消費者購買領克和極氪的產品將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同級別的產品相比,極氪領克將更有技術和價格優勢,和同樣價格的產品相比,極氪領克將更有品質和價值優勢。
按照之前的規劃,極氪科技集團2025年的目標是要完成71萬輛銷量目標(極氪32萬輛、領克39萬輛),目標全球用戶突破250萬,成為中國首個服務超200萬用戶的高端豪華車企,並將在2026年挑戰年銷100萬輛目標,打造新能源時代中國BBA。
整合大難題,極氪妙手巧破局
關注汽車行業發展的人士都知道,現在汽車行業正在進入“分久必合”的時代。特別是伴隨著競爭壓力的加劇,價格戰頻發,消費者對汽車產品和配置的需求更加苛刻,推動著整個行業和產業都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整合時代。
不久前日本汽車巨頭日產和本田宣布將要整合,共同對抗電動化和智能化汽車時代的挑戰。在國內,央企東風和長安也因為競爭的壓力,不得不宣布整合重組。包括上汽、長城等企業,飛凡與榮威的合並,哈弗和歐拉的內部協同,也都在各自的版本拉開整合大幕,以應對日益嚴峻的產業和市場挑戰。
然而變革其實都是痛苦的,打破慣性發展這個過程中,也會遇到更多阻礙和阻力。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最近日產和本田的合並告吹,就充分驗證任何一個合並和重組,都不是易事兒,從時間和周期以及企業精力等方麵,都是一個考驗。

“三個月時間,極氪、領克完成了所有相關流程交割前置要求,整個重組交易涉及三家上市公司,覆蓋美國、中國香港、歐洲三地交易法規,以及國內外不同類型投資人,吉利汽車和沃爾沃分別順利通過股東大會。”安聰慧在溝通會上表示。
可見極氪和領克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公司組織架構層麵的合並和重組,一方麵展現出民營企業麵對市場競爭壓力和挑戰時的快速的轉型和反應能力,另一方麵更呈現吉利和極氪天然靈活的組織架構和體係優勢,當然這背後也不得不佩服吉利和極氪,麵對挑戰追求改變的強大決心和願力,以及上下一心的合力。
當然如何從曆史要素來看,極氪是2021年從領克獨立而來,現在二者又合二為一,很多人認為這太折騰,但其實這種折騰並非沒有價值,反而是極氪獨立的探索,為吉利新能源的探索,乃至極氪科技集團的成立和後續發展,都做出了堅實的鋪墊。
經過4年的發展,極氪已經在新能源市場開辟了一條全新的賽道,極氪001在30萬元級的純電市場、極氪009在高端豪華純電MPV市場、極氪7X在主流純電家用SUV市場都占據核心地位,累計銷量和用戶已經超過44萬,讓極氪品牌在高端細分市場站穩了腳跟。包括以極氪品牌為拉動的極氪能源充電樁體係,目前也已經成為吉利新能源轉型中基礎設施上的重要資產,為大吉利的新能源轉型提供了強大賦能。

重組之後,經過戰略調整,雙方的品牌定位和規劃更加清晰,減少了大吉利集團內部產品和品牌之間的內耗和相互影響。脫離吉利汽車之後的領克,不再與吉利銀河純電+插混的產品矩陣形成影響,而是在極氪科技集團中有了自己全新的定位。
極氪品牌定位是全球豪華科技品牌,專注於豪華極致科技,主打30萬以及以上的市場。領克定位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專注“潮流、運動、個性”,主攻20萬及以上市場。
在技術層麵,極氪、領克大型車都是采用混動技術,極氪是超級電混,領克是EM-P。中型車這個最大的細分市場,將會形成領克主攻混動係統,極氪主攻純電的矩陣。而小型車領域,極氪品牌將不會再有產品推出,主要聚焦在領克品牌上,且主要是以純電為主。
根據安聰慧透露,整合之後極氪和領克原本規劃的產品將縮減20%,且兩個品牌間將采取產品線的模式,領克有兩個產品線,極氪有三個產品線,共計五個產品線來負責兩個品牌,以及兩個品牌旗下的各個細分市場。
在銷售層麵雙方將實現共同賦能,領克將借助極氪在一、二線城市的高端豪華經驗實現進一步突破,極氪則利用領克在新興下沉市場的渠道資源,以實現更多的客戶觸達和銷量貢獻。
1+1>2,合並成果顯現
市場麵是華為小米等科技公司全麵滲透,蔚小理等新勢力優勢還在夯實,對於極氪來說,麵對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全麵轉型,企業必須拿出更好的技術、產品和策略,去應對全新的挑戰,而企業組織架構就是最基礎的一環。
如今極氪科技集團火速成立,合並之後的新公司架構,意味著極氪科技集團將迎來全新的發展周期。
首先是效率方麵,整合之後極氪科技集團將實現核心技術全覆蓋,擁有產業鏈核心技術的全棧自研與軟硬結合的創新能力;同時降本和資源優化方麵也將產生更大效益,預計研發投入將節省10%~20%,研發費用率預計從11%降到6%,生產製造節約3%~5%,管理費用節省10%~20%。
其次是企業能力和戰略梳理方麵,將提升企業整體銷量,推動以毛利為代表的盈利能力提升。按照極氪科技的規劃,其將從技術創新、產品價值和全球突圍戰方麵,深化極氪科技集團的競爭力。

技術創新層麵,雖然領克有EM-P電混係統,但對於主打高端的極氪來說,EM-P顯然不能支撐極氪在技術上實現進一步向上,而是要給出更強悍的電混技術。目前大多新勢力均是以技術門檻並不高的增程+大電池的方式去搶奪市場,雖然目前來看也很受消費者歡迎,但這並不符合汽車技術不斷進步和迭代的需求。
極氪給出的方案則是超級電混技術,融合了極氪純電與吉利燃油領域方麵優勢,搭載900V高壓架構,首款全尺寸旗艦SUV將於2025年第三季度上市,在解決裏程焦慮的同時提供純電級產品的駕乘體驗。
AI是目前非常火熱的一個話題,特別是智能駕駛領域,隨著喊出全民智駕的口號,消費者對智駕的接觸和接受也將得到全麵強化。好在極氪很早就開始了這方麵布局,實現城市領航NZP的自研浩瀚智駕2.0,將在今年4月份實現全量推送。
今年上海車展上,極氪還將發布L3級自動駕駛技術,先於政策和法規去做技術和硬件的布局。安聰慧表示:“這是一個係統性工程,我們先把技術和產品做出來,相信法規未來也能夠出台。”
接下來,領克、極氪將會全部使用極氪自研的高階智駕係統,會在未來新的車型上以及改款車型方麵得到體現,朝著更好用、更安全的方向在全麵推進。
對於領克品牌而言,極氪浩瀚智駕將會在領克900上率先使用,特別是領克900上也會首發使用英偉達最新的Thor芯片。將頂級的芯片和算力率先用在領克的品牌而不是極氪品牌上,也足以看出極氪科技集團對領克的賦能已經全麵展開。

在AI方麵,車端的KR AI大模型+8295高算力平台構建的AI座艙,已經構建了行業首個“主動式服務”新體驗,企業端極氪科技集團也成立專門的智能發展部,加快AI對集團業務的全鏈路、全場景賦能。另外在全域安全領域,極氪將強化電池安全、智能駕駛冗餘及電磁安全,延續北歐安全基因。
2025年也將成為極氪科技凸顯產品價值戰的裏程碑,將發布5款新產品去搶占高端市場。其中極氪三款車型,二季度發布豪華獵裝旅行車007 GT,三季度發布全尺寸旗艦SUV,四季度發布大型豪華SUV,兩款SUV都將搭載超級電混技術。領克將推出兩款全新車型,除了已經亮相的領克900,還有一款插混的中大型轎車。
在中國汽車出海的大背景下,極氪科技集團的全球化將成為2025年重點戰役。合並後極氪和領克,將在除歐洲之外的新興市場建立統一的海外銷售公司,2025年目標海外門店超200家。今年海外市場將上市領克08 EM-P,和首款800V全球車極氪7X。未來應對國際市場,極氪科技集團目標不僅整車出口,還要實現本地化生產。
正如文章開頭所言,極氪領克的火速合並,其價值已經得到了展現,無論是投入費用的下降,還是組織架構、人員的調整,以及產品和技術的規劃都已經得到明確。安聰慧預計,再通過半年的努力,所有調整將實現全麵完成。
今年1月,極氪科技集團銷量已突破4.2萬輛,拿下了中國新勢力高端豪華品牌銷量第一的頭銜。伴隨著全新技術和產品的到來,以及更加清晰的戰略和攻堅思路,擁有大廠背景的極氪科技集團,無疑將成為中國高端豪華汽車的引領者、新能源時代的中國“BBA”。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